关门大吉

自从space关了之后就没着没落的
这里开了也没写过
晃进豆瓣了然后又晃出来了
那儿有那么点半专业
而我写博从来只想轻轻松松写点正事儿之外的
做正事儿的时候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
放空的时候我要好好爱自己
最近又晃进了微博
虽然那里各色信息大轰炸热闹得很
不过我那儿闹中取静
每天随手记下点鸡毛蒜皮有一搭没一搭的
过些日子回头看看自得其乐
目前甚为满意
不求过多关注
也不拒绝围观

新浪微博 @窦朵朵
http://weibo.com/doufucius

好了,这里上封条了。

一线天地

来到一个地方,当地特有的元素会自然而然引起你的注意。
比如在英国转上一阵,你便会问,怎么每个房子上都有那么一长排烟囱啊?因为这里很冷,在过去,一个房间定要有一个温暖的壁炉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房间。
那么在干爽炎热的伊比利亚半岛,一个房间定是要连着一条窄窄的阳台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房间。

坐在阳台上,风情万种地摇起Flamenco fan

或是站起来,伸个懒腰。
 

阳台有真,亦有假。                                          不知怎么的,这个女人让我想到蔡琴。                                  
     

-咦,是在拍我吗?
-不对,是在拍我!

-拍我的侧脸吧,我的侧脸比较好看。

阳光,色彩。

和那迸发着的生活气息。

Markets – Miralles and others

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家附近有个室内的农贸市场,叫三牌楼菜场,还有个室外的自由市场,叫模范马路菜场。跟爸爸妈妈去那里买菜是我童年记忆里鲜活的一页。
后来这样的market渐渐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国外引进的supermarket。
英国这里的确是城市周边的supermarket大行其道,里面卖着全球各地的蔬菜水果,看品种完全看不出四季的更替。市中心也会有保留下来的market,光顾者中游客多过市民。保护本地的小生产成为了一项运动,对应全球范围大采购的一个姿态,去market买菜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西班牙仍然拥有大型的室内market,常常在城市里大片的居民区中心,里面卖海鲜的,卖水果的,卖香肠的,卖奶酪的,应有尽有,好不热闹。也有简单的吧台,可以略坐片刻,饮一扎啤酒,把刚刚收获的美食就地解决。即便我长着东方脸还端着相机,摊主也会热情地用西班牙语向我赞美他的大比目鱼。

SONY DSC
SONY DSC

Miralles改造了其中这样一个market——Santa Caterina Market in Barcelona
这个项目最经典的角度便是俯瞰了,因为那波浪起伏的六边形彩砖屋顶。巴塞罗那的城市住宅密度比较高,而且多是六七层,这个屋顶一定让四周的居民每天早上推开窗都有好心情。google来一张俯瞰的拼贴。

santa_catarina_collage_embt250608 

星期天这个市场听从上帝旨意没有开门,四周也没有比较高的公共建筑,我们只能围着它转。



 

我觉得Miralles是属于西班牙的。他的建筑,在洋溢着浓郁市民生活气息的色彩斑斓的巴塞罗那是那么的和谐和让人欣喜。而到了清冷肃穆的爱丁堡,就好像一个充满激情的斗牛士在向周围带着礼帽拄着长伞的英国绅士们热情地赞美着什么,他们礼貌地回以微笑,却最终没有听懂。

Casa da Música by OMA

我觉得Rem Koolhaas是一个杰出的和幸运的建筑思想家。
幸运在于他拥有OMA,和后来的AMO,和Harvard GSD一系列团队,来帮助他实践和实现他的建筑理论和预言。
杰出在于他延展了自己天生的敏锐直觉,一刻不停地按压着这个时代的脉搏,不断追问着一切可能的建筑形式,记录并回应着这个时代。你可以不喜欢他的建筑,但你无法不惊讶于建筑原来可以这样。他对城市和建筑学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一种原创的独特的优雅的形式语言。是的,他的建筑语言可能并不优雅,也不独特,甚至不能归功于是他的语言,但他自始至终把握和解读着,现代主义者们试图把握却最终误读的,Zeitgeist(时代精神)。

OMA的建筑,我先后去过Lille Grand Palais (Lille), 建造中的CCTV HQ(Beijing), Netherlands Embassy (Berlin), Educatorium (Utrecht), Kunsthal (Rotterdam) 和这个Casa da Música (Porto). 就建筑本身来说,这个是最让我WOW的,其次是Kunsthal。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里斯本的移动面包

里斯本的市中心街道陡峭狭窄,开车是adventure,停车是nightmare,往来车辆里“一只耳”比比皆是,所以能搬到郊区的都搬走了,留在市中心的是the poorest of the poor,和拿着相机钻上钻下的游客。

欧洲的很多城市都有比巴士更为干净快速平稳的有轨电车,里斯本也有有轨电车,不过既不干净,也不平稳,更不快速,但是它却有着巴士无法取代的作用——像自动扶梯一样送人上坡下坡。坐在车上的感觉,很像做梦——轨道两边的墙面,树木,门窗向你的身体压迫过来,你努力在奔跑中不断扭转自己的身体,试图在夹缝合并的一刹那抽身而过。

SONY DSC                      

其实第一眼看到它们我就喜欢上了,好像一个个新鲜的loaf在移动啊。
遇到sharp corner时它们就像聪明的笨蛋,吱吱嘎嘎地晃到道路的另一侧,压着别人的轨道晃悠晃悠地拐过去。

 

不仅轨道打架,还和汽车共享一片路面。结果就是这样的——你搬,我等。

不过我琢磨着城市的轨道图重合在街道图上一定会很漂亮。

SONY DSC                       SONY DSC

红房子和白房子——葡萄牙的其他明星们

我很赞同de Moura的一段话:
建筑是一个综合问题。没有所谓的生态建筑,或是智能建筑,或是极右建筑,或是可持续建筑——只有好建筑和差建筑。
很多问题我们都不能忽视,比如能源,材料,成本和社会因素,从来就不能,建筑师本来就应当关注这些问题。

很开心也很遗憾的是,此行看到了也只看到了他的一座建筑。
顶着正午的烈日,在Lisbon西边的海滨小镇Cascais行走。走过一群群在海边戏水的人,再走过一群群在林子里纳凉的人,突然间绿荫中出现了一团炽烈的红。那一刻,我其实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建筑师这种生物才会感到兴奋。

Casa das Historias Paula Rego (Story House for Paula Rego)
by Eduardo Souto de Moura

SONY DSC                      

两个大“烟囱”,一个是咖啡厅,一个是书店,灵感来源于Sintra Palace的厨房烟囱。
SONY DSC                       P1070536_调整大小
SONY DSC
SONY DSC

 

不是所谓的大明星又如何?好建筑默默地做。
在“烟囱”书店里翻书,无意翻到一个似乎值得一看而且就在附近的建筑。

Santa Marta Lighthouse Museum
by Aires Mateus

回来google了一下事务所,里斯本的两兄弟Francisco和Manuel,像SANNA一样,网站上只有联系方式没有别的。
我特别佩服这样的人。在当今这个社会,只把事情做好并不多说话的人,特别让人佩服。

基地位于一小片岬上,十七世纪这里有海边防御工事,十九世纪时失去意义后为往来的商船修建了灯塔,近年来灯塔也失去了意义,于是市政府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小展览馆,展示历史的印记。
SONY DSC                       SONY DSC

Aires Mateus首先修复了三个现有建筑,内部提供展览空间和一个放映室。室外不同材质的白色明亮感和室内空间的深暗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SONY DSC                      

原先建筑简单的几何形体和一些元素被保留下来,外层的其它部分则包裹上统一的白色瓷砖。瓷砖故意贴得稍稍不平整,从而更能捕捉光影,也更有珠光效果。

SONY DSC                      

门里侧是被保留的三座老建筑,外面是新建筑。

SONY DSC

展览馆的辅助空间——咖啡厅,办公室,盥洗室和储藏室——是一组全新的建筑。白色墙面是粉刷的。
看到这个建筑,再回想几天时间在Lisbon和周边城镇的游走经验,突然意识到白色粉刷和瓷砖贴面正是葡萄牙两种最具特点的传统建造工艺。

SONY DSC

吃蛋挞,看西扎(2)

Siza的建筑,06年在Basel看过一个,这次一下子看了五个。
我的感觉,应该说是有点复杂的。
我觉得他在试图用一种简约纯净的语言述说建筑的复杂性,而这种语言在逐渐发展推进并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中变得愈加手法化了,手法化了的简约和纯净就变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一种状态。
暂且这么一句话概括吧。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不知道除了手法化建筑师还能怎样维持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

3)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Porto, 1995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4)Leça Swimming Pool, Matosinhos, Porto, 1966

看到这个建筑的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以前看到的“纯净”的照片都不是夏天拍的。
建筑是四十多年前做的,以现在的眼光看,依然很赞叹。
这片海滩本身是不适合游泳的,水质不太好,礁石多,浪大,Siza用几个深浅不一的池子灌满经过过滤的海水在大自然中创造了一片小自然,建筑本身也消失在路面和海面的落差之间。
不过那六十年代简陋昏暗混乱的更衣室和浴室啊,让我的一只耳环永远留在了那里的某个角落。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5)Boa Nova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Matosinhos, Porto, 1963

这是Siza最早期的几个作品之一,Matosinhos是他出生的地方。
泡完海水再去吃海鲜餐,这样的建筑旅行让我惬意得有点guilty,尤其是在吃饭时向窗外望去看到一个男孩坐在地上画速写。
不管这是不是一个借口,我觉得真正评价一个建筑之前要以它被设计的功能使用它。


  SONY DSC
SONY DSC

大玻璃窗是从上往下拉开的,可以完全隐藏到地坪以下,办酒会时室内和平台连成一体。

SONY DSC
SONY DSC                      

再见了,西扎!
虽然我说了你一点“坏话”,但是我还是很崇拜你的,你的建筑让葡萄牙的阳光,岩石,海水和绿草显得更加的迷人。

吃蛋挞,看西扎 (1)

去葡萄牙之前,我的脑子里就想着这么两件事儿——吃蛋挞,看西扎。

蛋挞。
几乎每个咖啡店点心店都有卖,口味各不相同。
要吃最正宗的,那就要去Lisbon西部Belém区的Casa Pastéis de Belém,始于1837年,自蛋挞诞生起便在这里出售.

Pasteis de Belem

西扎。
白色的建筑。白色的纯度就像年轮,记载着建筑走过的岁月,即便是在大西洋清净的海风里。
可我还是默默地在心里念叨着,如果可以,我想这辈子只做白房子。

1) Expo’98 Portuguese Pavilion, Lisbon

P1070600 P1070603 P1070607 SONY DSC                      SONY DSC

2)Serralve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Porto, 1997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P1070816_s

German Pavilion Barcelona – Column, Statue, Texture

游学建筑,常常让我觉得自己有三重身份:
第一重是作为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将置身于其中的建筑拉回到其当时所处的年代和环境中考虑和评价;
第二重是作为专业眼光的持有者,比如会发现一些事先不知道或者没注意的特点,因而兴奋或者失望,比如会在某个画廊对着一个没挂画的地方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引得路人侧目,比如会在某个餐厅里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三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人以自己的身体感官感受,真正地使用它,占有它。

在密斯的德国馆里,作为第一重身份的我赞叹着,作为第二重身份的我忙碌着兴奋着,作为第三重身份的我却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局促和多余。

Mies columns copy

P1060493 

Mies texture copy